【作品全文】戰時,暫時:貝魯特到大馬士革路上

封面攝影:陳映妤

本文是「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」第一季得獎作品,全文請點此閱讀。「在場獎學金」由 Matters Lab 與文藝復興基金會發起,為獨立寫作者提供獎金與編輯支持。目前第二季報名已截止,歡迎訂閱在場留下郵箱,收穫即時訊息。

作者:陳映妤

序言

抵達黎巴嫩的3月,正是敘利亞戰爭滿11年。

11年前,在敘利亞德拉村(Daraa)的一群青少年,在學校的牆上寫下「人民要推翻政權」,遭到逮捕和酷刑,爆發這場原是和平的公民起義。人民上街譴責阿薩德家族幾十年來鐵血的執政,同時也表達對爭取民主、自由和人權的渴望。

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以殘酷手段鎮壓,人民開始逃難,或是拿起槍桿,加入不同的武裝反對派團體與政府軍對抗,運動升級為內戰。2015年9月,普丁以「打擊恐怖主義」為名正式介入,轟炸醫院、民宅、機場,內戰演變為更難以收拾的代理人戰爭。新一波百萬難民湧入歐洲,一張3歲小男孩死在土耳其海灘上的照片,震驚全球。

11年間,敘利亞成為聖戰士的招募地,成為各國爭奪地緣政治利益的戰場,成為化學武器的實驗室,成為軍火工業「蓬勃」發展的重鎮。數十萬人死亡,上百萬難民在異地掙扎,幾千萬人在境內失去家園。

11年間,敘利亞也不再只是戰亂中的滿目瘡痍,阿薩德政府在2018年後開始掌握大部分勢力,境內人們試圖在不談民主自由的日常裡重建生活,但新一波的「經濟戰爭」,導致糧食與燃料的短缺,水電供應的匱乏,將一個個家庭推入生存的邊緣。

原本願意接收難民的鄰國,在各自國內問題自顧不暇之際,開始用盡方法讓敘利亞人「自願回國」。不論是自願或被迫,回國的人群在2019年驟升,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各地爆發,更成為敘利亞人回國的推力。直到2022年4月,已有超過31萬敘利亞人返國

敘利亞戰爭也許被許多人遺忘了,但被遺忘的人們還在承受著創傷與苦難。俄羅斯在今年2月24日正式全面入侵烏克蘭,讓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是戰爭?為何有戰爭?戰爭如何改寫人們的生活?為什麼沒有辦法停止一場戰爭?

作者前往黎巴嫩——全球難民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,以紀實創作,記錄從貝魯特通往大馬士革這條路上,敘利亞人的逃難、停留和回鄉,以及這條僅3小時的車程,如何投射出這場11年災難的過去,現在和可能的未來。

Chapter 1 / 貝魯特(Beirut):是家?抑或暫時避風港?

broken image

在貝魯特敘利亞青年家庭裡共享午餐。

在未停的戰爭裡,貝魯特的敘利亞青年組一個家

打開手機的手電筒,沿著樓梯,跟著敘利亞人榮奧往上走,終於在2個月等待簽證之後,在3月25日晚上8點左右抵達榮奧與他的妻子愛娜在黎巴嫩貝魯特的家。

「歡迎來到貝魯特!」榮奧的妻子在門口迎接,笑臉盈盈。

來自大馬士革的年輕夫妻,在2020年租下在貝魯特市區溫馨的三房兩廳,開啟他們的新婚生活。客廳裡,是榮奧自己用木棧板組裝成的矮桌,牆上是愛娜的手作品和畫作,地上鋪上阿拉伯的天鵝絨圖騰地毯,他們的阿拉伯樂器——包括榮奧的烏德琴,和愛娜的達夫鼓,被優雅地置放在一角,襯出他們對空間的用心。和2019年與榮奧碰面時不同,此時的他,有了愛娜,有了家庭,更在乎兩人共築的生活。

男主人榮奧,今年27歲,來自敘利亞大馬士革的德魯茲社區,他在2017年9月離開敘利亞,在貝魯特一個草根非營利組織擔任專案負責人,負責協調在敘利亞境內的團隊運作。同時也是一位專業的烏德琴音樂家,他自學演奏,也作詞作曲,在敘利亞時曾在一間製作烏德琴的工坊當學徒,從了解木材不同的紋路,到能製作出一把獨一無二的烏德琴。喔對,榮奧堅持蛋一定要全熟才肯吃,碗都堅持要自己洗。

2019年,他和學生時期暗戀的對象愛娜,在敘利亞大馬士革再次相會。在市區的一間咖啡廳,重續了他們的緣分。他們陷入熱戀,愛娜從2011年都待在敘利亞,內戰後第一次離開家人,離開敘利亞,是為了與榮奧一起生活。

今年26歲的女主人愛娜,有著白皙透紅的皮膚,自然捲曲的黑髮,甜美的笑容和一笑就瞇起的彎彎眼睛。戰爭期間,她持續在敘利亞完成學業,在2016年順利從大馬士革大學外文系畢業,現在自由接案,專攻阿拉伯文-英文翻譯,包括新聞報導、經典小說和政策文件等的翻譯,最近翻的一本小說是班傑明的奇幻旅程。她喜歡煮飯做菜,喜歡登山露營、喜歡畫畫種花,喜歡日本動漫。

從2013年到2018年,愛娜每天的9點到12點,都會到她在敘利亞的社區廚房,和慈善組織一起當志工,做約1500份的餐點分送給境內流離失所的上百個家庭。她有時煮扁豆湯、有時是雞肉核桃飯、或是番茄燉飯,笑稱她6年能變出的料理,要開餐廳絕對沒有問題。

愛娜的哥哥逃離國家兵役的招募,到馬來西亞找工作,現在在吉隆坡當會計師。另外兩位弟弟和父母住在敘利亞大馬士革近郊。她在敘利亞的愛狗是一隻4歲的西伯利亞犬。

……

Copyright © 2022 Matters.News/Renaissance Found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.

版權所有 © 2022 Matters.News/文藝復興基金會

此作品獲第一季「在場・非虛構寫作獎學金資助」,全文請點此閱讀嚴禁未經授權之轉載、複製、改作及衍生創作,引用請加註連結與註明作者與出處。

授權相關事宜請洽 fellowship@matters.news 

✨ 閱讀陳映妤黎巴嫩全文:煙硝散盡之後,黎巴嫩漫長的公民抵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