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場外手記】情動先於反思,引領了我的行動,也引領了故事

作者:周雨霏

可能跟另外幾位獲獎作者有所不同,我的全部在場都發生於三年前,於三年前的那個夜晚就已經結束了。我沒有為這篇文章的創作做任何額外的調查。我的幾乎所有精力都花在了重讀、重返、重構那一夜的幾個小時。

三年來的時空穿梭,讓那幾個小時顯得更加遙遠。但寫作的難點並不在於記憶的可靠性。雖然已是三年,但印象實在太深刻了。而且,我存有詳實的田野筆記作為參考。難點在於說清這個故事的意義。

有很多次,我覺得它沒有意義,沒有新知,格局太小,不過是書呆子的少見多怪。還有一些時候,我懷疑自己為了敘事效果而獵奇、浮誇、博出位。我在這兩種極端的懷疑之間擺蕩、掙扎。可這些懷疑都出自一個作為批評者的我自己,批評著一個尚未出世的作品。而作為見證者和記錄者的我自己,在重讀田野筆記時,又一次次地回想起了在場的感覺。這些感覺足夠豐富、強烈,好像本來就不需要後期加工。原來,我只是想借在場獎學金這個機會,將它們的原貌落實在紙上。沒有比一個名為「在場」的寫作獎學金更合適的機會了。

想到這些之後,我敢於動筆了。我的寫作方法論也大幅縮減,幾乎只剩下誠實。我無法為一個未來可能更成熟的自己負責,也無法為我不認識的讀者負責,更不可能為人類學負責!我只能為在場的那個又緊張、又興奮、又悲傷的自己,以及同時在場的那些人和狗負責。我幾乎是魯莽地一口氣寫了八千字。

可寫到這時,又突然寫不動了。光有誠實也不夠了。一方面我開始承認,雖然寫下來的都是誠實的,可我其實並不敢把我想寫的全都寫下來。避重就輕和閃爍其詞變成了通篇的伎倆。另一方面,即便我再怎麼誠實,再怎麼剖析那個場景、剖析自己的心,故事的中心思想依然是一片朦朧。當時的我是誠實的,當下的我也是誠實的,怎麼就老是寫不清楚呢?又或者,我其實並不想寫清楚?所以我還不夠誠實嗎?……

如果這篇文章一定要挑一個「主題」句,那可能是:「身邊的人類肢體交錯,與屏幕上的犬類肢體交錯,交錯在了一起。」 交錯與交錯的交錯,多重的隱喻。可這麼多隱喻都指向何處,落在哪裡?實話說,如果是論文的話,我會煩透了這種寫法。我一直以為玩兒隱喻算不上什麼嚴肅的分析,有什麼觀點就直說。可為什麼寫這個故事的時候,我就這麼痴迷於隱喻,痴迷於多重現實的嵌套,痴迷於那曖昧不清?

糾結到現在,我暫時想到的是,或許是由於這個故事本身的特質,恰恰在於它帶給我不清不楚卻又強烈的情動。我至今也不太明白,我當時為啥突然那麼想要唱藏語歌,我的動機究竟是啥。是道歉?答謝?炫耀?劃清界限?還是都有?我只知道唱歌的願望如此強烈,讓我完全忘了害羞,忘了反思。情動先於反思,引領了我的行動,也引領了故事。

所以誠實並不一定等於清楚。如果在場的感覺本來就是幽微渙散的,那麼誠實寫作的目標,就不一定是強行搞清楚,而恰恰是寫出那幽微渙散的感覺。然後帶著讀者走進去,一起在裡面待一會兒。

抱歉我沒有寫得很清楚。但是謝謝你和我一起待了一會兒。